白内障——为何爱找老人呢?
我们先来看一组图。
这是重度白内障患者眼里的世界。
这是轻度白内障患者眼里的世界。
这是正常人眼里清晰的世界。
如果患上白内障,无论是否佩戴眼镜、无论看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都是模糊的。
如果你的世界变得这样模糊,你能忍受吗?
可或许,你身边的老人正在默默地生活在这样模糊的世界。
2020年WHO数据显示,全球85-89岁的人群中,约有73%的老人患有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其实就是眼睛里的晶状体老化,变得混浊。晶状体相当于相机的镜头,镜头用久了、花了,拍出来的照片也就不清晰了。
如果白内障比较严重,我们可以从黑眼珠中间看到白色的浑浊晶状体
晶状体里最重要的物质是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分为两种,一种是溶于水的,另一种是不溶于水的。晶状体健康情况下,水溶性的蛋白质约占90%,但是80岁左右的时候,水溶性的蛋白质大概就只有50%-60%了
你可以理解为白内障的发生就像是煮鸡蛋一样——鸡蛋煮熟之前,蛋清看起来是透明的,蛋白质都在水中“游走”;鸡蛋煮熟之后,蛋清里的水分减少,蛋白质凝固变白,也就不透明了。
白内障患者混浊的晶状体,从外观看起来也是偏白的,是不是和鸡蛋的蛋白有点相似?
晶状体蛋白的有序排列保证了晶状体的透明性和屈光梯度。因此晶状体可以折射光线,将外界光线准确聚焦于视网膜上,我们得以看到清晰的世界。可如果晶状体变得和鸡蛋蛋白类似,你瞧着还透明吗?
晶状体具有弹性,可以在肌肉的调节作用下,改变形状,从而使我们看清远处、近处的物体
可是晶状体如果混浊了,弹性就会下降,就不好调整形状了。你看蛋清可不断变成各种样子,鸡蛋蛋白就不能再改变形状了
为什么好端端的晶状体会混浊呢?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衰老、紫外线照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机体外伤、过量饮酒、吸烟、长期使用激素等均与白内障形成有关。
研究表明这些危险因素主要通过自由基的氧化损伤作用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自由基是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氧化剂。
正常情况下,这些氧化剂与体内的抗氧化剂处于平衡状态,但在各种危险因素暴露下,这些氧化剂增多,而抗氧化剂减少,使晶状体内的脂质、蛋白质和DNA受到氧化损伤。
脂质损伤使细胞膜上Na+-K+泵功能障碍,晶状体内水分增多,最终形成白内障;晶状体蛋白损伤使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非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晶状体混浊;DNA氧化损伤使细胞基因突变,使晶状体上皮细胞死亡,导致白内障。
此外,晶状体蛋白质中含有一类α-晶状体蛋白,它可以帮助其他蛋白质维持正常的结构,维持其正常的功能,但在衰老或紫外线照射后α-晶状体蛋白的作用减弱,使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蛋白质之间发生聚合,形成白内障。
尽管年龄带来的衰老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还是可以在生活中通过不抽烟,不喝酒,预防紫外线照射等措施减少白内障的发生率。
平时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来增强身体的抗氧化能力,比如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的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