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老年病?不!宝宝可能也会得!
一直以为
白内障是老年人才会患的眼病
殊不知
儿童也会患白内障
我们通常称为“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
在儿童可治性致盲性眼病中居首位
很多人认为通过手术就可以复明
却忽视了术后“视觉康复”
影响孩子的视觉发育
进而产生剥夺性弱视

关于先天性白内障
首先,我们先认识一下白内障:是眼睛里用来调节远近的透明弹性晶状体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混浊而导致视力下降的疾病,像是照相机的镜头被遮挡以后,使得拍的照片变得不清晰。先天性白内障:指宝宝在出生前或出生早期发生的白内障,混浊的晶状体在婴幼儿视觉发育时期遮挡了光线对视网膜的刺激,影响了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可导致终生视力低下。


宝宝可出现的症状有:
黑眼球发白,晶状体有不同程度的混浊;
目光呆滞、无法自己拿到奶瓶或玩具等,眼球不能灵活转动;
到了会爬、会走的时候,由于看不清东西而害怕去爬、去走;
可伴发斜视、眼球震颤。

造成先天性白内障的原因:
遗传因素,由遗传因素造成的先天性白内障占先天性白内障总数的25%;
环境因素,在母亲怀孕期间,由于宫内感染等可以造成先天性白内障,常见于弓形虫病、风疹、疱疹病毒感染等;
代谢异常,如半乳糖血症、低钙血症代谢异常。
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由于婴幼儿时期的宝宝眼睛各项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混浊的晶状体遮挡了光线对视网膜的刺激, 影响了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进而产生剥夺性弱视, 导致或加重斜视、眼球震颤。因此,确诊后早期手术, 术后及时的屈光矫正及坚持不懈的弱视康复治疗, 是宝宝术后复明的关键。

手术治疗的关键:早
双眼全白内障患儿,应在出生后10周内手术,手术时间最迟不应超过6个月;两眼手术间隔不能超过1周,以免术后两眼竞争剥夺一只眼的视力,进而造成弱视;
双眼不是全白内障患儿,需要做散瞳来检查,如果散瞳不能看到眼底,就需要尽早手术,如果散瞳能看到眼底,就暂不手术,随诊观察;
单眼全白内障的患儿应在出生6周内进行手术治疗,并在光学矫正下配合严格的弱视训练;
单眼晶状体部分混浊或伴有不明显影响视力的白内障,如果暂不手术,也应该密切随访,关注其屈光状态和潜在的弱视风险,防止延误正常的视觉发育。
对于单眼先天性白内障的宝宝多数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弱视。单眼先天性白内障的患儿,没有经过治疗的弱视眼很快会发生不可逆转的视觉损害,所以术后应该尽早开始遮盖治疗。双眼先天性白内障遮盖治疗的强度应当比单眼低一些。
先天性白内障导致的弱视,治疗一般要持续到 7 ~ 8 岁。按期随访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重要环节,随访时限应该至少延续到患儿视力发育完成以后。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