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预防的两个黄金时期,孩子错过这两次,可能遗憾终生
近几年,孩子的近视率日渐趋高,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很多家长都奇怪,孩子好好的怎么就近视了呢?预防近视应该从什么时候、哪些方面入手呢?
孩子为什么会近视?
(1)环境因素:
①近距离用眼
②户外活动较少,户外紫外线B(UVB)的照射量不足
③睡眠时长不足
④学习地点的采光、照明不合格
⑤饮食习惯不良:偏食、挑食、喜吃甜食、油炸食品,食物过于精细,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2)遗传因素
在遗传方面,青少年近视的形成与其双亲近视有一定相关性。遗传基因是基础,相应的环境因素诱发了基因的作用。
(3)父母吸烟特别是母亲在怀孕期间吸烟会影响儿童屈光不正;
眼睛发育也有黄金期
眼睛发育也有黄金期,眼睛有两个重要的快速发展阶段。
视力好坏,与眼睛发育的两个“黄金期”有密切的关系。眼睛在发育中,年龄越小,发展速度越快。眼睛能否健康发育与所受到的刺激成正比;刺激越小发育越好,反之亦然。
视力发展的两个“黄金期”分别是:
1.第一阶段3~6岁左右
2.第二阶段是青春期,大约在12~15岁。
近视的成因主要在于近距离长时间的刺激会加速眼睛从远视状态向正视状态改变:在第一个“黄金期”,尽管孩子的眼睛处于远视阶段,但如果给予长时间近距离的刺激,如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看书、识字等,必然会加快眼球变长的速度。
同样,在第二“黄金期”,过重的课业负担,过度疲劳地使用眼睛,也会加快眼轴变长。这样使得本来应该在18-20岁时发育成正视的眼睛,被迫提前几年变成正视,但此时眼球还未发育成熟,它在成长中不断拉长眼轴,逐渐形成近视。
把握“黄金期”,爱护好视力
在第一个“黄金期”尽量不要让孩子过多读书识字,应多参加户外运动。在第二个“黄金期”,患近视的孩子看黑板时带眼镜,看书写字时不要戴着眼镜。因为近视的眼睛刚好适合近距离工作状态,戴眼镜看书会使这种状态被打破,眼睛会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平衡,加深眼睛度数,近视的发展速度将明显加快。
日常护眼小贴士
1.注意用眼时间,近距离看电子产品、电脑、电视,看书或做作业30-40分钟后,远眺5-10分钟,让眼睛充分放松。
2.每天参加户外运动1小时以上,多放风筝,多打乒乓球(用黄色的乒乓球)。
3.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牢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要一拳,手离笔尖要一寸。
4.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不要在强光下或弱光下看书,不要在车上看书,不要边走路边看书。
5.台灯使用:选择色温4000K左右,光谱曲线接近自然光、真正没有频闪的护眼灯。
6.短刘海,避免长刘海。长刘海遮住眼睛,可能会引起弱视。
7.保证睡眠。小学生每天应保持10小时以上睡眠,初中生每天应保持9小时以上睡眠。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需要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