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满足高度近视群体的视觉需求
近视,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据《高度近视防控专家共识(2023)》,当前,全球近视患病率超过28.3%,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49.8%,而高度近视患病率将由目前的4.0%上升为9.8%。
我们在眼镜门店中时常遇到高度近视验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回反复确认光度,“折腾”了消费者和验光师,但配镜后体验不尽如人意。那如何为高度近视群体,提供舒适的视觉体验呢?
一副眼镜 = 验光 × 镜片 × 镜架 × 装配
高度近视人群一般有这几个核心需求——验光准确无误、镜片要薄、看得清楚舒适。而这些需求的满足,才可能提供一个舒适的视觉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也更能突显视光服务的专业价值。
PART.1、验光环节
高度近视人群验光繁琐,且一般都伴随散光,更是难度升级。验光要想准确无误,细节决定成败。
验光前注意休息
客户不赶时间的话,可以建议客户摘下眼镜休息一会,看看远处的事物,放松眼睛。或者可以在验光前搭配热敷,蒸汽眼罩、眼贴等眼部保健物品的使用,可以缓解视疲劳,从而减少验光误差。
试戴镜片镜眼距离
高度近视人群,其屈光度在6.00D以上,时常还有在-10.00D以上。我们要完成试戴,一般使用【镜片组】来进行。
试戴镜片本身有厚度和重量,所以【镜片组】里每一片到眼睛的距离有变化,很容易超过12mm镜眼距。同时,镜片组合使用产生超重,试戴镜架下滑,从而导致镜眼距进一步增加。最终导致度数不准确。
个性化用眼需求
高度近视人群视力矫正,不能单纯追求视力表数值。每个人的最佳矫正清晰度不同,不同用眼需求下所需最佳最佳清晰范围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与客户充分沟通。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高度近视常常伴有眼部疾病,视力矫正也与眼睛的健康程度相关,不充分沟通难以知晓。即使矫正到“正常”视力,也需要更高的屈光度。高屈光度,意味着更多的像差,视觉质量更差,镜片外观更厚重。
PART.、镜片选取
镜片的光学设计,影响着视觉质量,但越复杂的工艺,价格上越贵。如何让客户真切的感受到镜片的价值差别,并且愿意为之付费,是门功课,此处不细讲。
常见镜片工艺设计,从普通球面设计,到(外)非球面设计,再到双非球面,到自由环曲面,自由曲面和个性化自由曲面。
镜片的自由参数越来越高,自由环曲面作为单光现片工艺设计天花板,其自由度超过700个,成像质量非常不错,大大提升了现片的视觉质量。(也是近两年国内外各大品牌一大发力点,可以细细了解各产品卖点。)
PART.3、镜架选取
高度近视人群,镜架选取非常有讲究,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客户就喜欢大框镜架,爱美甚于视觉体验,怎么办?
点瞳高!因为大框眼镜镜架中心距一般都远大于瞳距,且镜框很高。若不确定客户瞳孔中心点位置,加工时则会出现较大误差。好几个毫米的瞳高误差,在镜片高度数影响下,产生的棱镜效应大大影响佩戴舒适度。
当然,最好的情况是--样品摆放。通过明显的大小镜框的高度数眼镜对比,让客户意识到大框眼镜的“弊端”。
PART.4、加工装配
在经过前面的验光、镜片选择、镜架选择,在进行最终的眼镜加工装配时,一般可通过两种方式提高佩戴舒适度。
1 导边打磨
加工经验丰富的眼镜店老板,在对高度数眼镜进行导边时,倒角都会较大,让边缘镜片的视觉效果稍薄些。在打磨时,不过度抛光,仅仅轻微打磨至毛玻璃感,以减少其他角度光线折射入眼。
1 眼镜整形调整
在眼镜交付时,最后根据客户佩戴习惯和个性化需求,进行适当调整整形,改变眼镜的镜面角、前倾角、鼻托高度等,此举可让眼镜充分适应客户的个性化佩戴,提升佩戴体验。
高度近视的配镜度数原则上是要全矫正,但是我们需要特别考虑高度近视人群的适应性问题。特别是在新眼镜的度数和旧眼镜有很大的变化,或者说是第一次戴眼镜。
有些特殊情况我们还需要根据顾客的年龄、适应能力、看近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舒适”和“最佳视力”之间找到最好的平衡点,这需要我们非常仔细的和顾客进行沟通,全面的了解他的用眼环境和配镜需求。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需要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