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后出现眩光多久能恢复?
眩光是近视手术出现概率比较大的后遗症,每个人对眩光的适应不同,表现的症状轻重也不一样,严重眩光对于经常开夜车、对夜视力需求较高的患者影响较大。
为什么做了近视手术后会出现眩光?
1. 手术引起的角膜反应。术后早期角膜水肿及泪膜状态不稳定会影响视觉质量。近视手术术后角膜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或长或短(1-3月),定期复诊、按时用药即可;
2. 瞳孔直径和激光切削光区的差异。大家知道,我们白天的瞳孔小(约3~5毫米),夜间的瞳孔大(约6~8毫米)。传统的激光切削光区较小,或者有的患者因为度数高、角膜薄,需要缩小激光切削光区,而在暗光环境下,瞳孔直径超过了激光切削光区时,就会出现眩光症状。还有一类患者,本身的瞳孔直径就比较大,即使采用大光区切削治疗也难以完全覆盖其暗光环境下的瞳孔,这类患者就很有可能出现眩光症状。
3. 近视度数高,切削角膜多切削的角膜组织越多,造成角膜表面的“凹陷”也就越深,切削区与未切削区交界面会因为“三棱镜效应”而出现眩光的症状。
如何避免或减轻术后眩光症状?
详细的术前检查、与医生的充分沟通至关重要!患者的近视、散光度数,角膜厚度以及暗室瞳孔大小,对于合理地选择近视矫正手术方式,以及设计激光切削区的大小非常关键。
可以选择个性化激光术式,比如波前像差引导的激光手术可以有效减少高阶像差,其术后眩光出现的比例、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要优于其他手术,有助于提高夜间视觉质量。
术后出现眩光怎么办?
近视手术后出现夜间眩光属正常现象,一般术后6个月就会逐渐消失,大部分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可正常用眼,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少部分患者出现眩光症状,一般1~3月左右慢慢恢复,视觉质量基本稳定,可恢复夜间开车,不必过分焦虑。也有部分患者可能长期存在,需要注意的是,还有部分患者夜间眩光的不适可能长期存在,较难恢复。
此外,高度近视、40岁以上人群,术后恢复时间可能稍长。随着恢复时间延长,眼睛会逐步适应,或随年龄增长,瞳孔逐渐缩小,眩光症状也会减轻。佩戴眼镜或按照医嘱用药极少数患者眩光比较明显,尤其是夜间开车族,夜间开车可以佩戴特殊光学眼镜缓解症状,保证开车安全;此外,有一些轻度缩瞳的滴眼液可以有效改善夜间眩光,但必须按照医嘱用药。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需要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